2
0
0
港鐵銅鑼灣站 B 出口, 步行約5分鐘
營業時間
星期一
全日休息
星期二至日
12:00 - 20:00
以上資料只供參考, 請與餐廳確認詳情
相關文章
從食友陳真的食評,得知灣仔軒尼詩道與馬師道交界的舊式大廈「富德樓」開了一間蠻特別的小店 – 藝鵠。是日,一個人走了過去,作了兩小時的偽青,沾沾久違了的文化味道。坦白講,小妹不知走過「富德樓」多少次了﹗平平無奇的大廈,豈會留意呢?殊不知,在過去三年的日子裏,不少藝術工作者和非牟利文化藝術團體陸續進駐「富德樓」,為其注入了文化的生命色彩,讓灣仔變成一個石屎森林中的「文化藝術村」。一座商住大廈變成一個繞富創意的「文化藝術村」,當中,有一個動人的故事。據說,香港藝術中心舉辦論壇,有講者提及香港的藝術家缺乏工作室的苦況。在場參與者之一,即「富德樓」的大業主,毅然決出一份綿力,以低廉的租金把「富德樓」單位租予藝術家,以支持本土的藝術發展。甫踏入十四層樓高的「富德樓」大堂,文化氣息濃厚。「富德文化藝術小社區」的木版,把整幢大廈的藝術團體向訪客簡略地作一介紹。十四樓的「藝鵠」乃小妹是次拜訪的對象;八樓售賣雜貨家品,且設有小茶座的「貘記」,也是小妹必到的小店,惜是日休息;一樓設有書店和畫廊的「香港文學生活館」也蠻不錯的,下回再訪。電梯內,貼滿各藝術團體的宣傳海報或手作。其中一塊寫有「書‧食‧手作‧藝文節目」,並畫有貓的木板,是屬於「藝鵠」的。「藝鵠」是一間獨立書店,售賣比較另類、在普通書局較少見到的書籍,店內並設有枱椅,讓人一邊看書,一邊歎茶,並吃「藝鵠」自家親製的素食意粉或蛋糕。此外,「藝鵠」還會售賣手作,也歡迎手作人把作品放在店內寄賣,如用麵粉袋製的袋,頗有趣的。再者,「藝鵠」也會不時在店內舉辦文化活動,如分享會、畫展、電影放映欣賞會等。未踏入書店,已嗅到一陣陣既熟悉又陌生的書卷味道。竊望人內,湖水綠的牆身,襯以一室木製的書櫃和傢具。跳脫的陽光,從遠處玻璃窗奔人室內,瀉滿一地。「藝鵠」 一室分為兩個區域,大門入口的前方位置乃書店,藏書量極為豐富,適合「打書釘一族」。喜歡那一本書,隨便拎起,可瀟灑站在書櫃一旁閱讀,或坐在窗台長凳輕鬆地看書,或找一張木枱坐下認真細讀。近窗台一角,放有手作人寄賣的物品。在這個來去自如的寫意空間,沒有任何人會干擾你的雅興。喜歡的話,到隔壁付款處,把心愛書本或手作物品帶回家。書室於滿了學生椅子,煞是奇怪。原來,下午二點有電影放映欣賞會,店主還以為小妹是參加者之一。書店中間的趟門後方,一半乃書店的辦公室,一半則是食堂也。趟門上的貓貓畫作,乃「藝鵠」養的Bubu。據說,牠每日遊盪於富德樓一樓至天台,且喜歡搭𨋢。適時,Bubu碰巧回家了,讓小妹有幸遇上。蠻喜歡食堂的裝潢佈置,盡顯店主的心思和美感。置身其中,予人窩心舒適寧謐之感。把紛擾的世事,拒諸於一扇窗之外。享受,剎那間的閒適和愉悅。是日餐單寫於一塊黑板上,有主食素麻婆豆腐飯、忌廉粟米扁意粉配手製麵包和蕃茄粒粟米薯蓉伴沙律菜;甜品有朱古力塔和麵包布甸;飲品有草莓Lassi和咖啡等。小妹要了一份忌廉粟米扁意粉配手製麵包和一杯草莓Lassi,原本還想要一件朱古力塔。然而,吃罷意粉和草莓Lassi,其膩溜無比,只好作罷。Lassi是一種混合𠩤味乳酪、水和香料攪拌而成的飲料,是印度人配餐的飲料,正宗做法會加入小量印度香料。藝鵠的草莓Lassi呈乳白色的,質感偏稠密且粘結,似是混入香蕉攪拌。飲品入口雖含有未完全攪碎的草莓殘渣,然,香蕉過多,感覺極為膩溜,過份heavy了,教人吃不消。手製麵包滿佈氣孔,口感硬實,帶麥香和嚼勁,伴入牛油同吃,最佳配搭。忌廉粟米扁意粉香氣撲鼻,到手時,仍熱辣辣的。扁意粉人口香滑無比,繞富咬口和嚼勁。粟米粒也是新鮮貨色,香甜萬分。奈何,忌廉下得極為重手﹗意粉本身已經沾滿了香濃惹味的忌廉,但意粉上,仍散滿粒粒未完全溶解的忌廉。小妹盡量把忌廉粒撥在一旁,但意粉入口仍然極為膩溜,建議店家可把忌廉份量減少,增加粟米的份量,更為輕盈味美也﹗離開時,始知道在這兒買東西,吃東西,都是不設找續的,餘額用以支持「藝鵠」的日常營運開支。。問店員餐飲價格後,自行把錢放入辦公室旁的一個箱子內。小妹的餐飲花費好像是$65,放入一張一百元,以示對「藝鵠」的小小支持。
繼續閱讀
我算不算一個文青呢? 應該不是了,自從電腦普及化之後,我已經少有拿起一本書,細心地閱讀。不過,當年中學時,也看過不少名家小說,散文,奇奇怪怪的文章,總算做過下一個會在圖書館同書店打書釘的文化青年。中學時,我記得第一次到台灣,一個人留在《誠品》,不是老爸回來趕,我也不願意走。現在,若不是有工商應用書需要參考及/或旅行前看看當地的旅遊介紹書之外,我已經鮮有進入書店及圖書館,也可以說,香港這一個社會,營造唔到一個食書的文化,不說台灣,一河之隔的深圳,他們的三大書城,已經把香港所有書店,包括銅鑼灣的誠品比下去了。不過,香港這一個多完文化的社會,喜歡食書說書的人也有不少,而前陣子就在巴士上看過一個節目,介紹香港的特色上樓書店,介紹了灣仔《富德樓》這一個文化之地,而就在這充滿了藝術氣色的《富德樓》內,有一家書店兼咖啡店,名字叫《藝鵠》。我為食,為感受一下香港少見的食書文化,我決定尋訪一下。這書店,位於該大廈的14樓,未入內,我已經感受到一份書卷味,感覺到一度文藝的磁場,頓然,我覺得,我在店內的每一個大小動作,都要靜。我先是參觀書店,所以我先說書店的部份。這小小的書店,可真是一個打書釘的理想空間,喜歡的,可以坐在窗台長凳輕鬆地看書,當然,也可以正正經經地,坐在書桌上,坐定定,打書釘。細細的帕店,但包羅萬有,藏書量當然不比書局多,但在這兒,可以找到不少本地的小型出版商的書籍,本地作家的小品,外國作家的書籍,總之,懂書者,一定會很開心,因為你會在此找到在大書局找不到的好書,及一些新進作家的文學作品。說過,這兒賣的,不是什麼名家作品,而且是以本地小作家的作品居多。我有細心地看看幾本書,題材上,可以說有一點另類,絕對不是大路的創作,而作為一個真真正正的文化人,這一些不走大路線的作家出品,才是真真正正充滿味道的文學創作。書店有另一個室,那就是書店的辦公室兼食堂,看書同食的地方,是分開的。而他們把書店同食事處間開的原因,非常之簡單,就是 "食野時食野、睇書時睇書",態度明確亦正確。用餐的地方很簡單,感覺就像一個課室,這《藝鵠》,除書、食、之外,還定是會舉行一些藝術發佈同手作班,所以,這一個空間,除用作食之外,也可以開班教學之用,所以,會有一個類似課室的 setting。面對的,就是店員辦公的地方,整個地方,很公開,很開揚,也很有補習社feel。另外,不得不提,在這兒買東西,食東西,都是不設找續的,錢,就放在其中一個工作人員檯上的箱子內,而不設找續的盈餘,就是用作支持《藝鵠》之用。食物,以甜品為主,我要了一份檸檬批,批底用上了粗麥批底,入口帶有可愛的硬粒,感覺到很多的纖維粒子,檸檬的漿面,酸度沒有過份,入口的感覺就是剛剛好,一口批加一口咖啡,感覺寫意。我另外多點了一個全素豆腐 Brownie,朱古力味同果仁味道充滿在這一個 Brownie 之中,暖暖地入口,也感覺到豆腐的豆香味。不過,始終是一件不折不扣的 Brownie,雖沒有半流心的餡,但入口又滯又飽肚....我知這兒沒有野食,特意地吃了碗麵才來,誰知這 Brownie 會咁 full....咖啡,是咖啡機打到起晒泡的濃咖啡,味道很不錯的,夠香也夠濃,不用放糖,味道也精彩萬分。而用,他們用上了黑糖,而他們用作盛糖的東西是心形的,很是可愛。來這兒看書,十分之悠閒;來這兒品味咖啡及甜品,十分之寫意;在這兒看看藝術展品,也看得出特別有心思。總之,這是一個很文化的小地方,閒時上來這《藝鵠》,沾一沾文化的氣色,你我也可以做一個真真正正的文青,而不是偽文青。
繼續閱讀